黑色小麦为粮食供给侧结构调整和精准扶贫寻求新途径
庆城县农民群众对于种植冬小麦有着深厚的农耕情怀,常年种植冬小麦30万亩左右,主要以保口粮、稳民心为主。但是随着小麦面粉加工机械和方式的改变,小麦面粉加工脱皮和过度增白,致使人们对于面粉食品安全健康产生了担忧,因而以小麦为主粮的供给侧结构调整已经成为了消费者的共识。庆城县农技中心科技特派员通过对市场的调查了解,因势利导,积极与国家农科院联合,在小麦播种时节,引进了黑色小麦品种,试验研究黑色小麦栽培技术,以技术创新引领粮食供给侧结构调整。
黑色小麦是中国独有的粮食生产资源,属于农作物珍稀品种,又称为益寿麦。因具有高营养、高滋补、高免疫之功能,故身价倍增。黑色小麦中的脂肪含量一般在1-3%,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非常高,这一点远超过普通小麦,其中作为人体必需脂肪酸的亚油酸、亚麻酸的含量约占30%左右,被誉为“脑黄金”,有补脑作用。其所含有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均高于普通小麦,尤其是铁、钾、碘和硒元素,分别高出约134%、130%、80%和110%。同时黑色小麦中钾高钠少,比例可达900:1,对于控制高血压非常有利。且膳食纤维含量很高,约是普通浅色小麦的2-3倍。膳食纤维是对人体非常有益的营养物质,其具有润肠通便、防治便秘和肠道疾病的作用。黑色小麦所含天然色素非常丰富,其中所含的花色苷类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非常良好的抗氧化和防病治病作用,可清除体内自由基,抗炎、抗肿瘤、预防糖尿病、保护视力等作用。

由于黑色小麦超强的保健作用,已受到庆城县农民群众及消费者的青睐。9月18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科技特派员团队指导驿马镇东滩村科技示范户、建档立卡户石占岐与高端面粉消费加工企业对接,积极引进黑小麦76号,示范种植黑色小麦5亩。科技特派员还积极宣传了黑色小麦食品的保健、高效前景和种植科普知识,制定了黑色小麦种植的播期、播深、播量等配套的农艺技术研究方案,并继续开展黑色小麦冬性、分蘖、抗寒、抗旱、抗病等植物学和生物学特征特性的观察研究。在黑色小麦种植现场,吸引了不少农民群众的参观学习,为来年建成黑色小麦生产基地打下了基础。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