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城县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成效突出
今年上半年以来,庆城县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按照省、市工作会议精神和要求,严格贯彻“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24字防控方针,执行“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动物防疫目标管理责任制,工作进展顺利,保障了全县畜牧业生产健康持续发展。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对疫病防控工作高度重视,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作为社会稳定的政治任务来抓,年初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明确目标,明确任务,靠实责任, 并把动物防疫工作纳入了乡镇目标管理考核范畴;县兽医局召开业务会议,从业务口径再安排再部署,签订责任书,明确业务工作目标,制定了奖惩措施,从制度上保证了动物防疫工作的落实;各乡镇政府召开乡、村、组三级干部会议,及时安排动物防疫工作,形成了乡镇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包村干部和村干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同时,县财政及时下拨防控经费,保障了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疫病防控成效显著。上半全县共免疫注射易感牲畜82.3万头(只、次),其中口蹄疫苗免疫26.4万头(只),鸡禽流感苗免疫19.1万只,小反刍兽疫苗免疫20.0万只;监测动物血样8025头份,其中免疫抗体监测2343头份,非免抗体5682头份;向省、市业务部门送检样品1440份,占全年任务的62.8%。通过开展综合防控,上半年全县动物疫病发生总体保持稳中有降,未发生重大动物疫病和动物疫病的较大规模暴发流行,均呈现散发态势,总体发病率和因病死亡率较2017年同期分别下降了3.64百分点和 2.17百分点。
三是流调工作扎实有效。在全县设立了3个乡级疫情报告点,每个报告点每年落实工作经费2400元,固定专人负责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每月20日前将调查结果报送县疫控中心,汇总后进行疫病风险评估;同时,结合全县动物疫病发生流行情况,采用日常调查与应急调查相结合的工作原则,组织技术人员积极开展重大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重点对布病、羊传胸等疫病进行了多次调查,并邀请省市专家组进行现场调查、解剖和诊断,给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是动物疫病防控痕迹化管理落实到位。庆城县动物疫控中心把痕迹化管理提上议事日程,把以前零散的、未经收集整理的“工作痕迹”统一管理,逐步形成了规范化、制度化的痕迹管理系统。在春防、秋防工作会议上要求各乡镇兽医站都要实行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痕迹化管理,把日常工作和动物疫情应急处置工作的点点滴滴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实物、电子档案等资料加以留存。在两季防疫考核中,县兽医局把痕迹管理作为一项主要内容列入量化考核指标,引起了乡、村两级的广泛重视,乡级兽医站基本做到了工作有日志、出诊有记录、疫情有档案、服务有资料。做过的工作一目了然,便于检查、考核和查证。同时能够改善和促进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和不足,让做过的工作留下实实在在的“痕迹”,给未来的工作提供借鉴和帮助。
五是技术服务趋于完善。为了做好全县养殖场(户)的技术服务和指导工作,技术人员从自身学习做起,每周进行一次集中学习,每月进行一次学术交流讲座,提高技术人员业务水平。5名中高级技术人员深入全县331+肉羊养殖合作社开展免疫、病羊治疗、圈舍消毒等技术指导,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养殖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