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怀版
  • 无障碍
  • 政务微信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创新机制 规模经营 聚力推进苗林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来源:庆城县林业局 作者:王富霖 发布时间:2015-04-20 10:30:18 浏览次数: 【字体:

  2013年12月,庆阳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从建设庆阳生态大市的实际出发,提出了7年时间利用宜林荒山培育苗林产业700万亩,再造一个子午岭,实现庆阳绿色崛起的战略决策,出台了《关于充分利用宜林荒山培育林木种苗产业,加快绿化步伐的意见》,明确了各经营主体培育苗林产业相关扶持政策。在此背景和政策机遇下,2014年3月庆城县兴林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相继成立,该合作社注册资金2000万元,办公设施、人员、技术、设备齐全,实力较为雄厚。合作社以共同繁荣、共求发展为宗旨;以诚信树立品牌,科学创造价值为服务核心;以服务万家,带动万家,致富万家为服务目标。在各级政府和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经过合作社的努力,其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现有社员220人,工作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22人。

  2014年以来,该合作社积极顺应市场发展,抢抓全市苗林产业培育政策机遇,迅速投身全县苗林产业培育的热潮之中,先后筹措资金 1200余万元,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按照每亩每年300元的标准租赁玄马镇老庄村群众塬边地1110亩,每亩每年400元的标准租赁群众水浇地220亩,租期15年,培育国槐、油松、白蜡、垂柳、云杉、华山松、碧桃、丽人桃、金叶榆、塔柏、红叶李、雪柏、白皮松等苗木302万株。在此基础上该合作社围绕所租赁的塬边耕地,通过老庄村312户农民利用林地入股,利益“三七”分红的方式流转宜林荒山荒地,按照针叶大苗带帽、油松容器苗缠腰、柳树、刺槐填沟的栽培模式,集中连片培育以油松为主的苗林产业2.5万亩。到2020年,需投入土地租赁费294.7万元,需投入苗木费、栽植费、抚育管理费等1270万元,7年共需投资约1564.7万元。宜林荒山荒地所培育的油松等苗林产业7年后每亩产出商品大苗100株以上,按照每株30元计算,可收入7500万以元;租赁塬边地1330亩所培育的国槐、白蜡、垂柳、塔柏、红叶李、白皮松等每株按40元计算,302万株收入可达1.2亿元,7年后总收入预计可达到1.95亿元,除去投资成本1564.7万元,纯收入可达到17935.3万元,其中宜林荒山苗林产业涉及农户30%的红利收入2250万元,合作社纯收入15685.3万元。

  到2020年,该合作社培育苗林产业所涉及312户1441人,户均利益分红可达到7.21万元,人均可达到1.7万元。在培育苗林产业的同时,该合作社广泛吸纳流转林地的群众积极参与合作社苗林产业培育,据统计,投入劳力最多的家庭达到4人,加上农用机械、投劳栽植、除草、抚育管理等劳务收入,最多的家庭每年每户可达到5万余元,平均达到1.5万元。该合作社通过广大农户林地入股,利益分红的方式,积极探索出了“合作社+农户”的典型培育模式,实现了龙头企业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企业与农户共同致富的目的。成功探索了“育苗在川、栽植上山、龙头带动,入股分红”的新路子,真正实现了荒山增绿、农民增收、林业增效的“三增”目标,对全县苗林产培育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