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技中心积极开展农作物绿色防控工作
为探索农药减量控害新途径,推动全县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庆城县农技中心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的服务理念,以农业田间生态系统为整体,以农作物环境生态系统控制为主线,以农作物为主体,以主要有害生物为对象,紧紧围绕农作物—农民—生态系统、农作物—病原物—微生物系统、农作物—害虫—天敌系统等三大系统,通过推进和实施农业、物理、生物的防治手段和生物多样性调节控制和精准施药为主的五大技术,大力推进绿色防控融合试点工作,扎实开展农药零增长行动。
一是打造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在创建过程中,通过组织管理、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监督管理、基础设施投入等五大体系,全力保障了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其中绿色防控已成为打造绿色防控体系亮点。通过选用生物农药、安装杀虫灯、悬挂诱虫板、专业化统防统治等技术措施,使得全县农作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二是助力庆城苹果基地建设,全力打造庆阳苹果名优品牌。苹果是庆城县近年来农业发展的重心,是全县脱贫攻坚的主要扶贫产业,是全县努力建成小康社会的产业保障。2017年全县苹果产业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其经济收益占到所有农作物收益的七成,目前已建成赤城-白马-高楼,桐川-驿马-熊家庙2个十万亩片带示范区,今年在这2个十万亩片带示范区设置病虫害观测和检疫性病虫检测点4个,安装太阳能杀虫灯80台,悬挂诱虫板50万个,推广寡雄腐霉、苦参碱等生物农药4.2吨,有力的提高了基地果品质量,维护了基地生态平衡,大大的降低了产品农药残留和果农负担。


三是实现了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指导“质”的转变,提升了绿色防控理论水平。近年来,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创新谋划,合理布点,深入田间地头做了大量的农作物病草调研诊断识别与新技术研发推广工作,完成了粮食、果树、瓜菜、经济等四大类50多种农作物田间病害和60种农田杂草(累计调研面积180万亩)的调研,采集田间病害彩照标本500多种、农田杂草彩照标本90种;在针对新病害和新药品,研发了寡雄腐霉糖豆液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玉米顶腐病、番茄晚疫病等防治新技术,在小麦、玉米作物上试验研究出了新型化学除草技术,以调研农田病虫草害、诊断识别病虫草为技术切入点,以示范推广病虫害防控新技术为经济效益支撑。在小麦、玉米、苹果、番茄4种作物上累计推广病虫害防控新技术94.56万亩。其中由高级农艺师王本辉创建的《物病害五诊法及应用》2015年经中国农科院植保研究所陈万权等三位专家鉴定为国内同类项目领先水平,该科研成果获得了2016年庆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在2017年出版专著《作物病害五诊法则及应用》图书一部。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