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怀版
  • 无障碍
  • 政务微信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甘洒春晖书正义

来源:庆城县法院 作者:齐时娅 发布时间:2017-03-10 10:15:47 浏览次数: 【字体:

  对于她来说,听得最多的是手指下电脑键盘有节奏的敲击声,走得最多的是一次次庭前送达要去的路,见得最多的是无数庭审中形形色色的当事人。就是这样在别人眼里枯燥,甚至哪天一个不幸运就会挂彩的工作,她却乐此不疲的一干就是七年。她就是庆城县人民法院驿马人民法庭书记员——贾颜珲。

  领导身边的好帮手
  刚走出校门进入法院工作的她就被分配到了书记员岗位,面对这份神圣又陌生的工作,她和其他书记员一样有些不知所措。为了尽快进入角色,她又一次开始了“求学之路”。向身边经验丰富的书记员多学,主动要求参加庭审,看“老”书记员如何制作庭审记录。遇到“疑难杂症”先向身边的领导多请教、做不好的工作一次次反复多做。为了让自己的打字速度跟得上审判法官与当事人的语速,她曾经雷打不动抱着笔记本在电视机前听打了一个月的新闻联播。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一个月时间,她终于从手忙脚乱的“门外汉”华丽转身成了“好把式。”她的快、精、准零差错记录,为法庭审判法官裁判依据提供了详实的基础。套用驿马法庭李庭长平日里常说的一句话“小贾就是我们驿马法庭的半边天,很优秀”。
  同事身边的排头兵
  学习是工作的基础,从第一天进法院起,贾颜珲就深深明白,要想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要,就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本功。不是法律专业的她,为更好地适应审判工作,在工作中坚持做好“五多”,坚持每天多看一点业务书,多观摩开庭过程,多听一些审判长与审判员的案例讨论及其他书记员的工作经验介绍,多想一些为什么,对不懂的通过多看、多问,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正是其这种好学的态度和持之以恒的付出,为她不断增辉添彩。2011年至2014年,她连续四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015年、2016年被评为优秀书记员。2016年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了司法考试,并取得A证。对于她的成长进步,领导、同事们都看在眼里,提到小贾,大家都会说“棒棒哒”。
  当事人身边的贴心人
  由于工作性质,她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案件当事人,就在上个月,驿马法庭承办的王某与任某离婚案件经调解,双方达成了离婚协议,因为他们的儿子刚满一周岁,而且男方嗜酒好赌,经常在外流浪,所以孩子随女方生活,男方每月给付100元抚养费。办案法官告知当事人三天后来法庭签收调解书。可谁曾想,三天后刚上班,男方带来了他的父母亲,两位老人一进法庭不分青红皂白对着正在整理卷宗的小贾破口大骂,面对此景,“身经百战”的小贾早已“百毒不侵”,一边听着两位老人的各种污言秽语,一边笑脸相迎为他们倒来两杯热水,但是情绪激动的他们并未因此停止发泄。两小时后,或许是两位老人被眼前的姑娘感动了,或许是骂累了,他们终于住了口。小贾这才得空将案件的前因后果、是非关系耐心的给两位老人分析了一遍后,两位老人这才为自己不懂法而造成的可笑行径后悔不已,和和气气签收了调解书。其实,这样的一幕对小贾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如何妥善处理,小贾也有自己的绝招,那就耐心、耐心、再耐心!从此,小贾在当事人中有了一个昵称“贴心人”。
  亲人身边的贤内助
  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很多十字路口,需要抉择。贾颜珲也一样。她的出色表现受到了院领导的充分肯定,考虑到她是院里唯一一名扎根基层的女书记员,去年初,院党组准备将其调回机关工作,但她却婉言拒绝了领导的好意。原来,她并不是不想回来,而是放心不下家里年事已高的公公婆婆和刚上学的孩子。由于小贾老公工作单位离家较远,为了不让老公有顾虑,小贾甩开了柔弱,变身为“女汉子”将照顾公婆、接送孩子上下学、里里外外一肩挑。一切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她也从没因此抱怨过,也从未因私而忘公过。家里家外、庭上庭下,小贾称得上“贤内助”。
  在庆城法院,有一大批像小贾一样的她们,每天在机械的重复着送达、记录、整理工作,也常常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麻烦”,但她们并未放弃,依然饱含着一颗对法律权威的敬畏之心和对司法工作的满腔热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