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城县10万亩秋闲田旧膜过冬保墒抗旱效果明显
庆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05年在庆阳市率先引进了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该技术在县农技中心全体专业技术人员艰辛努力下,在3年时间内迈出了试验、示范、推广三大步,自2007年—2016年每年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20万亩左右,推广玉米—冬油菜(小麦)一膜两用免耕技术5万亩左右。近3年来,庆城县农技人员在搞好全膜双垄沟播主推技术的同时,不断加大全膜覆盖保留旧膜过冬免耕方式的宣传和培训,不断实地展示旧膜过冬节本、节水抗旱增产作用,深得广大农民群众的认知和赞赏。

近3年来,每年推广10万亩旧膜过冬秋免耕模式,每年为全县农民群众增收粮食2万吨左右,增值1000万元以上。随着0.01㎜农用地膜的普及应用,地膜耐候性的增强,田间覆盖使用时间的延长,全膜玉米收割后80%的地膜基本完好无损,保留旧膜过冬,既防止了地表土壤风蚀和水分的蒸发,又促使了旧膜资源就地最大化的利用。
目前,旧膜过冬保墒防旱的作用已家喻户晓。玉米及大秋作用的耕作制度,已近由原来的一作两耕变为一作一耕的半免耕种植方式,改变了5年前全膜玉米收获后随即拣拾地膜秋耕地的耕作习惯,促成了旧膜过冬秋免耕、丁凌拾膜立春耕的连续覆膜保墒模式,实现了“天旱地不旱”的意愿,达到了节水保墒促增收的效果。
据专家组多年的实地测定,旧膜过冬土壤含水量平均18.3—20.7%,较冬季露地休闲土壤含水量提高了4-5个百分点。每亩均保蓄土壤水分7.5吨,10万亩旧膜过冬每年可节约降水资源75万吨以上。这项土壤耕作制度的革新和推广应用已经成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为粮食抗旱保丰收的一大突出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