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红引领生态绿 “4+3”机制绘就林区发展新图景 ——庆城县以党建融合激活生态建设内生动力
今年以来,庆城县深入贯彻省委、市委“五区”基层党建工作部署,紧扣林区“生态保护、转型发展”核心任务,创新推行“4+3”工作机制,推动林区党建与生态建设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实现管护效能、发展质效、民生福祉“三个转变”,为筑牢陇东生态屏障筑牢组织根基。
党建领航,构建管护责任“新格局”。建立“党委抓总、支部落实、党员带头”的“林长制”责任体系,压实县乡村三级林长责任,明确总林长“第一责任人”、林长直接责任、村级林长及护林员具体管护责任,通过科学划分网格,实现管护责任到岗到人。同时,统筹林草、应急、消防、森林公安等成员单位党组织,联动林区乡镇、行政村党组织建立共驻共建机制,围绕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联等方面签订联建协议,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全域覆盖”的林业资源保护发展长效机制。
支部聚力,激活生态发展“新动能”。坚持党建与林区中心工作同谋划、同推进,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实效。组建专业技术党员先锋队,严把进度质量关,示范带动完成中幼林抚育3万亩、草原改良2万亩、义务植树2238亩、补植补造1.3万亩。各乡镇在林草管护人员中开展党员“责任岗、示范岗、先锋岗”“三岗联创”,建立党员护林员激励保障和动态考评机制,全县63名党员护林员在联合巡护、应急处突中亮身份、作表率,带动全体管护人员在一线履职尽责。此外,庆城县创新“党组织+合作社+林农”利益联结机制,鼓励群众利用林地、荒山荒坡种植蒲公英、连翘等中药材,发展林下种养产业,目前全县连翘种植面积达9.8万亩,建成林下连翘栽植示范点1处,林下经济产值突破9900万元。
科技赋能,拓宽协同治理“新路径”。为破解林草综合治理难题,庆城县通过签订联建协议,明确县林草局、蔡口集林场、乡镇及村级党组织职能边界与协作路径,打破部门、条块壁垒,凝聚“一盘棋”工作合力。同时,深化信息化应用,完善“智慧林长”平台数据,督促各级林长、护林员通过终端APP巡林,实现问题及时上报、快速处置,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治理体系。在民生保障方面,通过选聘生态护林员、搭建劳务供需平台,引导群众参与造林绿化、森林抚育等生态建设,今年已选聘生态护林员1208名,发放劳务报酬966.4万元;春秋两季林草生态建设项目带动1200余名群众投劳,实现劳务增收406万元,人均增收0.33万元。
“‘党组织+合作社+林农’的模式,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也让群众在生态建设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下一步,庆城县将持续深化党建与生态建设融合,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并进的新路径,为筑牢陇东生态屏障持续贡献庆城力量。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