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怀版
  • 无障碍
  • 政务微信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庆城县:以农机为翼护航丰收 全力筑牢粮食安全防线​

来源:庆城县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 作者:田海燕 发布时间:2025-10-16 08:40:09 浏览次数: 【字体:

“三秋”生产事关全年粮食生产大局和来年夏粮丰收基础。2025年,庆城县以保障粮食安全为核心,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全力推进秋收、秋耕、秋种各项工作,确保秋粮颗粒归仓,为来年农业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统筹谋划,全面部署“三秋”工作。庆城县将“三秋”生产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县委、县政府提前召开“三秋”生产工作会议,明确责任分工,强化部门协同,凝聚工作合力。农业农村部门制定详细工作方案,明确秋收进度、秋耕质量、秋种面积等目标,同步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保障;各乡镇结合本地实际细化措施,确保“三秋”生产有序推进。

农机助力,提升“三秋”作业效率。提前检修,确保机具性能良好。为保障秋收机具高效作业,庆城县坚持“早”字当头,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农机合作社及农机户家中,提供“一对一”检修服务。严格按照“五净四不漏”“六不三灵活一完好”标准,对玉米联合收割机、拖拉机等机具全面“体检”。截至目前,已完成320台(套)农机具检修,有效满足机械化作业需求。

强化培训,提升农机手技能水平。采用“线上+线下”模式开展农机手培训:线上通过“庆城农机”公众号推送维修保养技巧、事故警示案例;线下组织田间培训,发放《农机安全操作手册》,重点讲解联合收割机防火、夜间作业照明等实用技能,确保农机手持证上岗、熟知规程,切实提升操作技能与安全意识。

完善服务,打造“立体化”支撑体系。设立24小时技术服务热线,为农机手实时提供技术咨询与故障排除服务;组建应急服务小分队,秋收期间随时待命,快速响应突发情况。组织技术骨干包片驻点,开展“田间课堂”提供零距离指导,及时解决作业难题;协调经销商储备收割机刀片、皮带等易损件,保障物资供应“不断档”。同时建立气象预警、跨区作业调度、突发事件处置“三项机制”,统筹调配机械,确保秋收顺利推进。

分类指导,扎实推进秋收工作。玉米丰收,机械化收获成主力。今年庆城县玉米种植面积广,得益于前期田间管理与适宜气候,玉米喜获丰收。在千亩玉米示范片带,通过“九字”集成技术(土、肥、水、时、种、密、保、工、管)叠加应用,产量再获突破,预计2025年玉米机械化收获率超 88.1%。特色产业,白瓜子喜迎丰收。庆城县依托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的优势,今年大力发展白瓜子特色种植,总面积超1 万亩。针对以往零散种植、品种混杂、管理粗放等问题,推动产业向“规模种”转型,整合零散土地建成多处标准化种植示范点,形成“示范带动、集群发展”格局。组建专业技术团队,围绕播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等关键环节,开展20期专题培训、500余次入户指导,提升农户科学种植水平。初步估算,白瓜子总产量预计达300万斤以上,按市场价每斤6-7元计算,可带动农户增收200余万元。目前,白瓜子收获全面展开。

着眼长远,积极开展秋耕秋种。落实复种任务,提高土地利用率。为提升粮食保障能力,庆城县推进十万亩复种增粮增效工程,2025年计划复种11万亩,其中杂粮4.4万亩、麦后移栽荏1.5万亩、马铃薯1.1万亩、蔬菜2万亩、饲草2万亩。遵循“顺应自然、科技支撑、增粮增效、稳步扩大”原则,结合自然资源与种植习惯优化布局:西北山区重点种荞麦、糜子等杂粮,兼顾饲草种植;塬区以豆类、糜子、谷子及麦后移栽荏为主;川区侧重马铃薯、豆类、糜子种植;塬区和川区依灌溉条件适度扩大短周期蔬菜复种。目前,复种工作有序推进,已完成机耕15.66万亩,复种面积11.556万亩。

加强监管,守牢安全生产底线。“三秋”期间,庆城县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通过召开安全生产座谈会、动员自查,督促农机合作社落实主体责任,重点排查机具传动防护、制动系统等关键部位,建立隐患整改台账;加强农机手持证上岗检查,对安全标识缺失、灭火器过期等问题现场发整改通知书,已发放17份且整改率100%。同时,县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执法,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销售行为,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多渠道宣传安全生产知识,提升农民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生产氛围。

当前,庆城县“三秋”生产紧张有序推进。下一步,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组织协调与技术指导,持续抓好秋收、秋耕、秋种工作,全力以赴打好“三秋”生产攻坚战,以机械化力量护航粮食安全,确保完成全年农业生产目标,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贡献力量。

终审:刘洪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