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发力筑根基 庆城苹果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苹果是庆城县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也是千家万户稳定增收的重要经济来源。近年来,庆城县坚持“政策保障强根基、科技创新破瓶颈、技术推广提效能”的三维发力模式,推动苹果产业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走出一条稳面提质、迭代升级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政策保障:锚定稳面提质的发展航向。庆城县结合产业实际,出台苹果产业扶持意见等专项政策,为产业行稳致远提供坚实支撑。通过资金倾斜、规划引导与品牌培育,形成全方位保障体系。在资金支持上,每年累计下达中央、省、市财政衔接资金2000万元,重点投向苹果产业链升级,覆盖果园基础设施改造、良种引进等关键环节,有效稳定种植规模、提升果品品质。
在规划布局上,在白马铺镇王畔村通过土地动态平衡调整,建成200亩青砧苹果苗木繁育基地,重点繁育青砧瑞雪苗木,为全县苹果产业提供优质种苗保障。同时,严格落实果园标准化管理细则,明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农药残留等关键指标,以标准化生产倒逼品质升级。政策的全方位护航,使产业从“数量优先”转向“质量至上”,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科技创新:激活迭代升级的核心动能。科技创新贯穿苹果产业全链条,从品种选育到智慧管理,不断破解传统产业瓶颈。品种创新实现品质突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赵政阳教授团队历经二十余年选育出“瑞阳、瑞雪、瑞香红”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其中“瑞雪”以独特色泽和优良品质深受市场青睐,商品价值显著高于普通品种,既能适应不同产区环境,又满足市场对风味与外观的双重需求。
栽培模式革新带来效率革命。引进推广旱地矮化集约栽培技术体系,实现“富士”苹果一年栽树、两年挂果、五年丰产。智慧管理让果园更“聪明”,在主产区安装“四情”监测设备,以数据驱动精准管理。在深加工领域,果汁、果脯生产逐步规模化,智能分拣线通过光谱检测实现糖度、果径的毫米级分级,推动产业由“卖原料”向“卖产品”转变。
技术推广:打通提质增效的最后一公里。技术推广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通过多元化服务提升产业效能。庆城县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肃农大、陇东学院等5所高校及试验示范站,建立5处精品果园,以现场示范带动周边果农转型。各地组建技术服务团队,开展“一对一”指导,重点推广绿色标准化生产、精准管理等关键技术。
培训模式不断创新,全县果业技术员与12支果业技术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帮助果农掌握科学种植技能。针对病害防控痛点,推广侵染预测精准防控技术,施药次数减少1—4次,农药用量降低25%—30%。截至目前,苹果提质节本绿色生产技术已累计推广2万亩,充分发挥了技术推广的乘数效应。
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从政策护航到科技赋能,再到技术落地,庆城县的三维发力模式正推动苹果产业实现质的飞跃。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0亿元的实践表明,只有持续强化政策保障、突破科技瓶颈、畅通推广渠道,才能让苹果产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