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城县践行"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模式 走出绿色低碳发展新路
庆城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农业节能减排作为推动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构建“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全链条治理体系,全县在农业投入品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2022年至今,化肥与农药使用量连续实现负增长,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升至93.6%,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生态基础。
推广节能低碳技术,减少农业投入品使用。庆城县以“精准减量”为核心,深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在化肥方面,依托项目资金建立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在12个重点乡镇推广“有机肥+配方肥”技术模式和水肥一体化设备320套,实现氮磷钾配比精准度提升20%,化肥利用率显著增长。农药方面,通过建立28个病虫害监测点和35支专业化统防统治队伍,推广生物农药和植保无人机作业,带动化学农药使用量显著下降。同时,创新“田长制+农膜监管”模式,查处非标地膜案件,建成89个村级回收网点,2024年农膜回收率显著增长。
构建循环农业模式,促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庆城县大力发展“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推动种植业、养殖业和菌业废弃物在三个产业间双向闭合循环利用。秸秆综合利用形成“五化并举”格局,建成3个万吨级秸秆收储中心,培育燃料化企业2家,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1.2万亩,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2%以上。此外,针对尾菜处理难题,创新“田间堆肥+企业收运”双线模式,在蔬菜主产区建设沤肥池136个,日处理能力达50吨。
强化政策引导与科技支撑,建立长效机制。庆城县通过政策激励与科技赋能双轮驱动,确保节能减排持续见效。开展“环保积分超市”试点,2.3万农户通过参与污染治理兑换生活用品。在科技支撑方面,实施“百名专家联百村”行动,组建由农技骨干、乡土人才构成的科技服务团,开展技术培训186场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200余人。同时,积极发展生态低碳农业,在绿色技术、绿色品种、绿色装备、绿色投入品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上下功夫,加快科技自主创新,全县申请县级以上农业科技项目15个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80%左右。
下一步,庆城县将继续深化农业节能减排工作,拓展“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模式应用范围,全力打造黄河流域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样板区。计划进一步健全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机制,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强化环境监管能力,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同时,将持续加大绿色低碳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为乡村生态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