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怀版
  • 无障碍
  • 政务微信
您的位置: 首页 >政民互动> 领导信箱 > 信件内容
我要写信

信件内容

来信情况
信件标题 关于修通东壕公路缓解城区交通压力大的建议
来信人 庆** 来信日期 2015-05-12
信件索引号
信件内容
尊敬的葛书记:
 您好,我是庆城县一居民,每天上下班途中要经过中街,每逢中午十二点,下午六点钟时,正遇学生放学,单位下班,中街一块甚是拥堵,天天如此,车流如蜗牛,缓行不前,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效率,如此情况,请领导明查,我本人有一点建议,开通东壕公路,使走环城路的车辆从此分流,不要与上下班人群一起拥堵,开通此条公路能方便走环城路和莲池的车辆直接从此进入而不进入中街,方便群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一件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事情,请领导彻查原委,尽快处置,谢谢为盼,全城人的期盼!
公开状态 已公开 办理状态 已办结
办理结果
回复部门 电子政务办 回复日期 2015-05-12
办理结果

网民朋友:

  庆城县城受地形地貌限制,只有南北一条通道,没有东西出入口,且宽度较窄,车行道拓宽后只有14米,缺少停车位,路边随意停车,造成道路承载能力低,通行不畅,经常性堵车。优化路网结构,打通县城东西出入口,分流车辆,改善交通,已成当务之急。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我局于2013年9月、12月先后两次针对县城出入口进行专题调研,并提出了出入口建设方案。今年年初,结合《县城道路网专项规划》及西壕开发项目,我局又对西壕区块道路布局进行优化调整,同时对东西出入口方案进行了调整。
  一、东出口方案
  方案一:东门
  城建局2007年2月委托兰州骏达市政工程设计公司作了三套比选方案,道路长度393米,宽度9米,坡度8.86%。  

  方案二:东壕巷
  拓宽改造东壕巷东口至东环路便道,将原有人行便道3米拓宽改造为6米单向车行道,道路长度201米。  

  方案三:人民路东口
  人民路东口与东环路的高差33米,大高架与东山根道路相接。长度509米,工程概算11868.9万元。工程施工难度极大,造价高昂,以我县的经济实力,短期内无力实现。
  二、西出口方案
  方案一:西道坡
  建设西道坡至职中的大盘旋,架设西河大桥,形成西出口,缓解交通压力。  方案二:西道坡便道
  改造原西道坡至职中道路,延伸至西滨河路,道路宽度9米,长度661米。高差30米,平均坡度4.5%。
  方案三:人民路西口
  人民路西段打隧道,出城墙后高架盘旋与西环路相接,全长965米,高差37米(其中:隧道346米,大盘旋456米,跨河桥梁163米)。

  三、西壕东西综合出口方案
  在《县城道路专项规划》中,经过多次现场踏勘,反复推敲比算,不断修改优化,提出了西壕东西综合出口方案。该方案优势在于:一是充分利用了地形,符合节能、绿色、环保的原则;二是在打通东西出入口的同时,开辟了县城第二通道,疏解交通的能力大幅度提升,可彻底改变县城路网结构严重不合理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县城的整体形象,带动整个县城的经济繁荣;三是降低造价,节俭投资,可与县上的财力相适应,且可以分段逐年实施,落实容易、见效迅速;四是可带动沿线建设,盘活建设用地290亩。
  具体方案:
  1、充分利用地形特点,延伸长庆路,穿长庆报社院子下至西壕,接西滨河路,通过西河大桥联接西环路。
  2、延伸育才路,在现长庆运输处生活供应市场南端折向东,下至西壕,与长庆路在西壕底平交形成十字。然后上行与北吊桥平交,接东壕巷;下行打隧道穿过吊桥东壕接东滨河路,通过迎凤桥迂回可接东环路。
  3、建西道坡底部盘旋路,接西河大桥,增加县城区又一条出城通道。
  综合方案中的1、2、3步骤为递进关系。可分三个阶段分别实施,每一段的建成都会及时发挥作用,形成效应叠加。  

  四、建议
  综合上述各方案的投资总量,改善交通的综合效果,实施的难易程度等,我们建议东门与人民路东、西出口投资量巨大,不宜考虑。近期东部可先开通东壕巷出口单行道,西可架设西河大桥,打通西道坡底便道。
长远规划,建议采用北吊桥西壕东西综合出口方案,经吊桥西壕,东部下穿东壕接东滨河路,西接西河大桥,出环城西路,彻底解决老城区的出口及老城区与新城区的衔接问题。
专此答复。
  感谢各方面对规划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庆城县城乡规划局
                                 二〇一五年七月二十一日